行业资讯

后天初伏,最后两天伏前灸赶快灸起来!三伏灸一灸,疾病绕道走!

2022-07-14 19:42:44 admin 13

图片关键词


后天初伏,意味着三伏天正式开始。三伏天正是增强机体阳气、扶助正气的黄金时期。在这个时段进行冬症夏调保健养生,往往起到数倍于平日的效果,甚至很多平日难以调理的疾病也能因此而痊愈。

此时借助艾灸推动气血循环,打通瘀阻的经络,调理各种慢性病,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图片关键词

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,时间跨度大,一般初伏10天,中伏10天或20天,末伏10天。

显然,在这么长的时间里,仅仅艾灸三五次就想出效果是不现实的。很多病症要想真的调理好,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,制定详细的灸疗计划,这个计划往往贯穿整个三伏。


伏前灸:夯实基础,不可或缺!

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这3个阶段艾灸调理,固然可事半功倍。但上三伏灸注重系统养生,因此除了这3个阶段,三伏的“首尾”也很重要。

图片关键词

“首”就是伏前灸,“尾”就是末伏灸,若要加强效果,必须把“首尾”都加上,“首尾相连”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圆,才能实现周期循环。其中,伏前灸主要目的是为了夯实基础,相当于膏方的“开路方”。



伏前必灸穴位



伏前补阳最为重要,阳气足则寒湿除,它还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“三伏灸”打通经络。


此时我们可以艾灸大椎、关元、中脘、足三里、涌泉、命门。


这样就可以在护住体内阳气的同时,顺势将多余的火气引到脚底释放,使我们由内而外地感受轻松舒适,身体不再有沉重感。


1、大椎——“诸阳之会”

图片关键词


2、命门——生命之门

图片关键词


3、中脘——专调脾胃之疾

图片关键词


4、关元——元阴元阳交汇处

图片关键词


5、足三里——后天之本

图片关键词
6、涌泉——肾经大穴

图片关键词


三伏天作为阳气最盛的时期,人体阳气也是相当旺盛。做好伏前灸,对于接下来的三伏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艾灸适应人群

中老年人

中年之后,人的脏腑肌体功能慢慢退化,体内阳气日渐衰微,所以一到冬天,老人家是非常怕冷的,并且会患各种寒邪疾病,趁着夏天艾灸,补充身体里的元气就十分有必要。

先天、后天阳虚气虚者

艾灸是补阳最好的方法,有些人先天禀赋不足,有些人后天不知爱惜身体,造成脾肾阳虚,只要是这种虚症,艾灸的效果都很好。

女性

女性阴柔之体,多为偏寒体质,阳气不足,畏寒怕冷,身体易出现虚寒之证,加上很多女性又缺乏运动,习惯久坐,习惯,还会有经络不通畅的现象,比如时常感觉到手脚冰凉、胃寒、宫寒。

如能在阳气旺盛的夏天得到艾灸调理,提阳气,散寒凝,疏通经络,那么一直到冬天,麻烦也就不会来了。另外,女人在夏天艾灸,除了祛除体寒,补充阳气,还可以针对的调理一些虚寒性的经期问题或妇科炎症。


艾灸注意事项

图片关键词

01


如患者有发热、咳黄痰、肺炎、支气管扩张、咯血等不宜实施督脉灸,皮肤过敏以及特殊人群如孕妇、婴幼儿等也忌用此法。

02


治疗期间需注意忌食辛辣刺激、生冷寒凉、肥甘厚味、腥膻之品,戒烟、酒。避免剧烈、过量运动,以免汗出过多,导致气阴两伤

03


灸后不能受风寒,尤其注意颈部、脚部的保暖;除非盛夏,否则建议不光脚穿鞋。灸后2小时内不宜洗澡,不能喝冷水。

04


施灸期间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:如西瓜、螃蟹、冷饮、凉茶等。

05


留心观察皮肤情况,发现起水泡可参照艾灸引起水泡进行处理。


图片关键词


2022三伏灸时间表

伏前预热灸:2022年7月6日-7月15日

初伏灸:2022年7月16日-7月25日

中伏灸:2022年7月26日-8月14日

末伏灸:  2022年8月15日-8年24日

伏后加强灸:2022年8月25日-9月3日


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