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易生病的40天快来了!这样做,身体才能少生病,转给家人都看看!
夏令三伏,阳气旺盛。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“三伏天”就要来了。有话说,三伏过不好,是要留病根的!所以男女老少都得了解三伏养生!
首先来看看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↓↓
初伏 7月16日-7月25日 中伏 7月26日-8月14日 末伏 8月15日-8月24日 三伏天长达40天,是夏天最容易生病的时间段,也是养生保健最好的时机。那么,我们怎样才能安度伏天呢? 中医养生讲究“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”。因此三伏天既要注意降温防暑,又要跟着节气来养生调养,才能增强体质。 饮食要注意 三伏天气候炎热,饮食应以“多酸多甘、补气去火”为原则 。 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,补气清暑、调理脾胃。如薏米赤小豆粥、绿豆百合粥、冬瓜莲子粥、荷叶绿豆粥等。 药粥对老人、儿童、脾胃功能虚弱者最适宜。伏天喝粥,可加山药、茯苓等药材,祛湿效果会更好。 多吃具有祛火作用的新鲜蔬果,如苦瓜、西红柿等,慎食辛辣刺激、肥甘油腻食物,少喝冷饮。 护心养心是关键 “汗为心之液”。夏天汗液大量排泄,不仅伤心气,还会导致心阴虚,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。所以伏天养心很重要,尤其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的患者。 饮食上可吃些红枣、红豆、樱桃等红色食物,可起到养心、温阳、助眠的功效。 清热除湿莫忽视 三伏天闷热潮湿,人体很容易被湿邪侵袭。 平时可以多按摩足三里、承山穴,还可以选择背部拔罐及背脊两侧刮痧,都可以起到祛除湿邪、调和营卫之功效。 另外,睡前用热水泡脚,有健脾、除湿、通经、利水等作用,还能提高睡眠质量。 冬病夏治别错过 三伏天气温高、阳气盛,人体腠理疏松,经络气血流通,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。 艾灸具有祛寒除湿的作用,灸于特定穴位,可通过经络传导,温补阳气、驱寒祛邪,灸治不同病症,可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。 ☟☟☟ 一生智艾<三伏灸活动> 原价1299元的套餐 限时特惠498元 含: 3次背部经络疏通+艾灸 1次背部经络疏通+隔姜灸+五行能量灸 咨询电话:13725761286(刘老师)/ 400-004-9699 * 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