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容易心烦、失眠主要因为这两点!务必灸好这两穴!
天气逐渐炎热,人更容易心烦气躁,心神不宁,甚至出现失眠。为什么这些感受在夏季更明显、更频繁呢?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早有记载:“心者,生之本,神之变也。其华在面,其充在血脉,为阳中之太阳,通于夏气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,人的精神、情绪、思维、记忆等变化都由心所主。如果想了解自己心脏的状态,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的精神状态、面部神色、血脉是否充盈而得知。心在人体脏腑中属于阳中之阳位,就像太阳一样,与夏季的气候相通。
夏季通于心,心容易受炎热天气影响,而出现精神、情绪、睡眠、思维、记忆等方面的变化,所以夏天往往是心烦、失眠的频繁发作期。
夏季心神不宁、失眠的常见原因
1、心火旺
夏季火热之邪易侵入人体、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、长期压抑不良情绪等原因都会导致心火旺,使心不能藏神,容易心烦不宁、坐卧不安、思绪杂乱,出现失眠、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、舌尖疼痛、小便短赤、失眠、苔黄等情况。
2、 心血虚、心阴虚
心血、心阴被耗伤,也就是阴虚亏,会引起夏天晚上烙饼式的失眠,这通常是出汗太多导致的。
什么是阴?阴是人体内的阴液,具有滋润的作用,阴的部分亏虚了,就无法制约阳气,便导致虚火上炎,觉得口干、眼干、鼻子干、心烦、心慌。
中医认为,汗为心之液,血和津液都是阴性物质。出汗过多,则耗血伤津,不能濡养心脏,从而出现口干舌燥、心慌、失眠、面色苍白、唇爪舌淡、记忆力减退等问题。再者,气随汗脱,出汗过多还会导致气虚,会伴随头晕、神疲体倦等症状出现。
针对这几个问题,夏天应该怎么宁心安神呢?
夏季养好心,宁心安神
1、 心火旺:降心火代茶饮
食材:栀子5克、莲子心3克、生甘草5克、大枣2-3颗
做法:用擀面杖把栀子碾碎,大枣洗净掰开,再和莲子心、生甘草一起放入锅中煮开饮用。
功效:栀子能清心火、畅三焦,让火能够从小便中排出;莲子心也可清心火;生甘草既清热又解毒。
另外,荷叶、百合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也能清心除烦、养心安神,可以分别和粳米同煮煲粥,夏季常吃也能缓解和预防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烦气躁和失眠。
2、心血虚、心阴虚:宁心安神茶或汤
①宁心安神茶
食材:桂圆肉6克、麦冬4克、西洋参2克
做法:用开水冲泡即可。
功效:桂圆肉能养血;麦冬可养阴生津;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的效果。搭配在一起能缓解出汗太多导致的心阴、心血、心气亏损,以起到养心血、养心阴、补心气,缓解心烦、失眠的作用。
除了代茶饮以外,也能用桂圆肉、西洋参和水鸭一起煲汤,也具有益气生津、宁心养血的作用。
②西洋参煲水鸭汤
食材:西洋参20克、水鸭肉250克、桂圆肉12克、食盐适量
做法:西洋参洗净,切成薄片备用;去除水鸭的毛、内脏、头、颈、脚,用清水洗净鸭肉并切块;桂圆肉洗净;把这几样食材一同放进锅中,加适量清水,用中火或慢火煲汤;煲90分钟左右,用食盐调味后可盛出,放温食用。
功效:西洋参能益气养阴,清火生津;水鸭能滋阴补血,益胃生津,补而不燥,特别适合湿热、虚火过重之人;桂圆肉擅长养血,宁心益智。这三种食物配合能起到益气生津、宁心养血、除烦的作用。
3、 睡午觉
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,这时人体阳气也最旺盛,此时仍在外活动会导致阳盛伤阴,损耗阴液。因此,中午应该适当午睡让阳气潜藏,这样可以保护心阴。中午午睡10-30分钟即可,不宜超过30分钟,否则会影响晚上睡眠。
4、艾灸或点按穴位
艾灸或点按百会穴、内关穴,可缓解失眠。
百会穴是手足三阳经、足厥阴肝经及督脉汇聚之处,具有调畅阴阳气血、清头目、宁神志的作用。
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,可调和阴经经气、宁心安神;两穴合用能缓解心神不宁、失眠。
点按时,用拇指指端按压在穴位上,由轻到重,用力深压。艾灸时,以局部有温热感为适宜,艾灸30分钟左右。
用「一生智艾」莲花罐可点按穴位的同时艾灸,事半功倍!
由夏季心火旺、心血虚、心阴虚导致的心神不宁、失眠问题,可以试试以上方法缓解。另外要记得控制情绪,心态平和,与此同时,傍晚时分可以做些舒缓运动,有助晚上睡眠。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