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不养,夏易病”,春季养生秘诀在这里,学会有帮助!
春为四季之首,万象更新之始.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
春季阳气上升,大地回暖,万象更新,生机盎然,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春季也是一年中养生的黄金季节。
“春不养,夏易病”,因此,做好春季养生保健,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。
首先,饮食养生
冬季过后,人的脾胃功能比较虚,饮食上应以清淡适宜、温和养肝为主要原则。
一些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葱蒜、胡椒应少吃,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如春笋、菠菜、芹菜、鸡、蛋、牛奶等。
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果蔬,得天地之精气,营养价值高。多吃时令果蔬,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,也有益于滋补肝脏,如荠菜、莴苣、桑葚、草莓等。
我们都知道春养肝,因此可以吃些补肝益肾、疏肝理气的食物,如枸杞、桑葚、当归、天麻、佛手、玫瑰花等。而酒会伤肝,春季更不宜饮酒。菊花茶、薄荷水等饮品在春季饮用,可以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。
其次,理疗养生
春季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,既要避免外感邪气,又要提高自身免疫力,调节人体阴阳平衡,达到天地人统一的身心和谐的状态。
艾灸,具有温经散寒、疏通经络、活血化瘀、扶阳补气的作用,是一种有病可治病,无病可强身的理疗养生方式。在春天里,无论是肝气不疏、心情烦躁,还是失眠疲累、肠胃不和等问题,均可使用艾灸来缓解不适。
春季艾灸大全
艾灸神阙穴
作用:培元固本、回阳救脱、和胃理肠。
位置:脐窝正中
适应症状:艾灸此穴对脾胃虚弱,不能耐受寒凉的胃部疼痛及便秘、腹泻等患者有良好疗效。
艾灸中脘穴
作用:温中健脾、和胃消胀。
位置:位于剑突和肚脐连线的中点,也就是脐上4寸处。
适应症状:艾灸此穴对胃痛、恶心、呕吐、泛酸等消化道症状有良好疗效。
艾灸足三里
作用: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。
位置:外膝下3寸,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。
适应症状:艾灸此穴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良好疗效。
艾灸足三里可使用「一生智艾」肩膝仪,贴合膝关节,覆盖足三里,全面灸疗,疗效更佳!
艾灸期门穴
作用:健脾疏肝,理气活血。
位置:位于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适应症状:可用于治疗肝病。
艾灸太冲穴
作用:疏肝泄火,平肝明目。
位置:位于足背侧,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。
适应症状:艾灸该穴可以有效纾解情绪。
使用「一生智艾」随意贴,想灸哪里就灸哪里,将艾灸仪放在对应想灸的穴位即可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