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顺时养生这样做:灸3穴疏肝火,灸3穴养脾胃!

2022-03-21 11:14:41 admin 25

图片关键词


《黄帝内经》中有“冬不藏精,春必温病”的说法。即冬天潜藏在人体内的寒湿,在春季阳气生发之时会显现出来。故扶阳补气,祛寒除湿在春分前后显得尤为重要。


艾灸养脾胃


中医学认为,肝木应春。阴历春三月,肝气生发,肝阳易升,容易引起头昏、头晕、失眠、焦虑、抑郁。肝木生发太过,克伤脾土,则可产生一系列的胃肠道问题。


图片关键词


脾胃是人体的“后天之本”,艾灸可以助阳祛寒,起到健脾暖胃之功效。


养脾胃重灸脾、胃俞穴,中脘穴,足三里。


脾、胃俞穴分别是脾胃背俞穴,对治疗脾胃病有良好疗效。


图片关键词

图片关键词


中脘穴为任脉穴位,有很好的温中补虚、调和脾胃的作用,在临床上也常用来治疗脾胃系统疾病。


图片关键词


足三里是有名的保健穴位,是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,具有调理脾胃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之功能。


图片关键词


艾灸足三里可使用「一生智艾」肩膝仪,贴合膝关节,覆盖足三里,全面灸疗,疗效更佳!


图片关键词


艾灸疏肝火


春分时令,肝气生发,肝阳易升,人们也更容易急躁或焦虑,出现情绪波动。有些人则表现为失眠、头痛、头晕、眼睛酸涩、腰膝酸软等。


中医讲,肝乃“将军之官”,肝主魂。故而降肝火、疏肝气是养生祛病的重要一环。


降肝火疏肝气可以着重灸肝俞穴,期门穴,太冲穴。


肝俞穴即为肝的背俞穴,艾灸它自然就可治疗肝脏问题。


图片关键词


背部穴位可使用「一生智艾」随意贴,想灸哪里就灸哪里,对应想灸的穴位放置即可施灸。


图片关键词

图片关键词


期门穴是为肝经上的腧穴,其位置源自肝脏附近,刺激它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肝病。


图片关键词


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,具有很好的疏泄肝火的作用。经常生气的人经常按摩或艾灸该穴可以有效纾解情绪。


图片关键词



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