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气生百病生,春天祛湿排寒,种下一年好健康!
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,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,中医界流传一句古话:“湿气生百病生”。也就是说:从立春一开始,人体的各种疾病就开始冒出来了。
这是因为当我们人体的正气出现不足或者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,就容易让寒湿侵犯人体导致疾病。
湿邪通常有两种,一是外湿,一是内湿。外湿多因气候潮湿、涉水淋雨、居处潮湿所致;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,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,湿自内生。
春天人体阳气开始升发,此时艾灸,能够帮助身体祛除寒湿,疏通经络,帮助阳气大量生发充盈,更可以帮助身体培固自身阳气。
祛湿排寒的黄金穴
大椎穴:驱寒补阳的人体“太阳”
大椎穴传统中医的“诸阳之会”,是人体的“阳中之阳”,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艾灸大椎穴,就能让自身这个“小太阳”发光发热,疏通诸条经络,振奋一身阳气,提高人体免疫力。
足三里:调和脾胃明星穴
足三里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是强壮身心的大穴,艾灸足三里可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。
女性容易出现气血亏虚的问题,艾灸足三里可调和脾胃,增强脾胃的“水谷运化能力”,改善女性气虚血弱,从源头上调理妇科疾病。
中脘穴:胃病、胃痛必灸穴
中脘在胃的中部,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,对于调理脾胃疾病的效果是最好的。
天枢穴:肠道的清道夫
天枢是大肠之募穴,主疏调肠腑、理气行滞、消食,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,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。
命门穴:生命之火出入的门
命门有“生命之门”之称,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。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,起着温煦、激发和推动作用,对饮食消化、吸收与运化,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。
灸命门可培补肾气,振奋肾经,使阳气充盛行;神阙属任脉,为生命之根蒂,灸之可扶阳固脱。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、回阳固脱之效。
关元穴:男子藏精、女子蓄血
在脐下3寸,腹中线上。是小肠经的募穴,也是脾经、肝经、肾经、任脉的交穴,具有补肾壮阳、温通经络、理气和血、补虚益损,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。
对男性来说,艾灸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、腰酸、掉发等问题。对女性来说,艾灸关元穴可以调理和缓解很多妇科病。
涌泉穴:补肾首穴
人体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,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,乃是肾经的首穴。
俗话说:“若要老人安,涌泉常温暖。”据临床应用观察,如果每日坚持艾灸涌泉穴,可使老人精力旺盛,体质增强,防病能力增强。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