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春天不排湿,全年堵得慌!教你一招排出体内寒湿!

2022-02-16 08:53:06 admin 46

    图片关键词


你是否经常感觉胸闷气短、身体沉、懒得动、吃饭没胃口?


或者总是感觉身体潮乎乎的,就像穿了一件没晒干的衣服?


又或者总是大便不成型而且还很粘?


如果你有以上症状,那么“恭喜”你,你中了湿气的“奖”!


图片关键词


体内湿气大怎么办呢?也许你不知道春季正是除湿的好时机!因为刚度过寒冬,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过来,再加上春季气候多变,雨水增多,身体也更容易受到寒湿之气的侵袭,因此在春季排寒祛湿也是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。


那么,春天排寒湿应该怎么做?其实最简单有效的祛湿方法就是艾灸


艾灸有化瘀、祛湿、补阳气等作用,特别适合养生。经常艾灸相应的穴位,不仅能祛除体内湿邪,更能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。


图片关键词


艾灸祛湿穴位


1、中脘穴


中脘穴是解决春困的穴位之一,穴位在上腹部,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处。中脘穴是胃的募穴、又为腑会之所,脾胃互为表里,是后天生化之本,共同协作可以化解体内水湿,所以艾灸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、健脾祛湿、和胃理气。


图片关键词

2、神阙穴


神阙穴位于脐中部,即肚脐眼处,它是任脉要穴,任脉为阴脉之海,与督脉共司人体诸经百脉,又为冲脉循行之所,且任、督、冲三脉一源三歧,均起于胞中,经气相通,调节全身气血,所以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,经气之海,通过任、督、冲、带四脉而统率全身经络,故神阙一穴可作用于全身。所以艾灸这个穴位刺激可以健脾祛湿,强健身体。

            图片关键词

3、命门穴


命门穴和神阙穴这两个穴位容易受到寒邪侵袭,进入的“湿气”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,不仅伤脾胃,还会伤肾。这个穴位在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,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,坚持艾灸这个穴位有补肾、开郁、温经散寒、祛湿的效果。


            图片关键词

4、关元穴


关元穴是养生保健大穴之一,具有调理气血,补肾固精的作用,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,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。长期对关元穴施灸能够帮助祛湿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片关键词


5、足三里


常灸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。足三里穴位在外膝的下3寸、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,有通筋活络、疏风化湿的功效,因此要想祛湿,艾灸这个穴位很有必要。


      图片关键词


6、血海穴


血海穴是健脾化湿的穴位之一,穴位在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。“脾主统血”,足太阴脾经是多血之经,与多血多气阳明经是表里关系,血归于海,血盈气旺,所以血海穴具有养血统血、益气祛淤之功,借养血以调经、借祛淤以止痛,血海是脾经的腧穴,可健脾祛湿


    图片关键词

7、阴陵泉穴


阴陵泉是健脾化水湿穴位,该穴位在人体的小腿内侧,膝下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中。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,它能够健脾益气,促进脾之运化水功能得以恢复,使气机顺达,腑气通畅。同样,艾灸阴陵泉亦可通过健脾益气,促进脾之运化水湿的功能。


图片关键词

8、委中穴


委中穴是排毒祛湿通道,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,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。委中穴,走膀胱经,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,而委中穴便在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,坚持艾灸,就可以令湿气顺利地排出去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图片关键词


9、承山穴


承山穴是人体最好的祛湿穴位,在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,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,排出人体湿气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片关键词


也许你不知道体内湿气重了,吃再多的药,打再多的针也是不嫌够的。而如果你采用艾灸的方法,就会发现祛湿太轻松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艾灸后皮肤表面出现水汽、水泡。艾灸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在美容和养生中,要想快速祛除体内湿气就选择春季艾灸吧!


* 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