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火一烧,百病难熬!降肝火艾灸这5穴!
提起这肝火二字,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了,并且都会联想到“生气”这件事情。没错,生活中一有人容易动怒,我们就说他肝火太大。
首先,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误区,那就是肝火旺,绝不仅仅是爱生气这么简单。
我们知道,肝火旺,很大程度上源于肝气不疏。这就是气郁才能化火。那么,肝经的气血怎么走呢?不妨目及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图。你会发现什么?肝经所涉及的范围,实在太广泛了。它绕阴器、抵小腹、夹胃脘、属肝络胆,同时又分布胁肋。既然肝经所涉及的范围这么大,难道说,肝气郁而化火只能表现为生气吗?
当然不会了。我们可以说,爱生气只是肝火旺的表现之一,甚至可以说成是“初级表现”。更深更典型的表现,应该是如下这些:视物模糊、眼部分泌物多、眼红、眼干、耳鸣等。
肝火旺的症状除了在眼睛里看出,还表现为头晕、易暴怒、口干舌燥、头痛、面目红赤、口苦、口臭、头晕、眼干、睡眠不稳定、身体闷热、舌苔增厚等。肝火过于旺盛还可能出现呕心的现象。综上所述,肝火旺盛不可以忽视!
这组症候,在现代医学的许多疾病上面都会体现出来。胃炎胃痛的人,容易在生气的时候发作,以及其舌发红苔黄,脉象弦数,这就是肝郁化火所致。
再比如说,胆囊炎患者,一旦疼起来,十有八九舌红苔黄,平时爱生气,脾气急躁。这不用多说,乃是肝郁化火。
又比如说,痛经患者,往往情绪急躁、压力大、一疼起来就痛不欲生。你看看舌头,舌红苔黄。这不用多看,十有八九是肝郁化火。
除了这些,还有那带状疱疹、反流性食管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盆腔炎等等,如果用中医的角度看,很多患者也都症属肝郁化火。
我们为什么会肝火旺盛?
1、常吃油腻、辛辣及化学合成的药物,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最终导致肝火旺盛。
2、容易生闷气也会导致肝火上升,建议日常注重情绪控制。
3、乙肝患者肝脏如发生病变,使毒素在体内大量堆积,导致比正常人更易肝火旺。
4、体内毒素无法排出,导致气血不足,影响正常肝功能,而导致肝火旺盛。
所以说,肝火这件事,我们还得用科学和全面的眼光看它。方才所说这些,归纳成八个字——肝火一烧,百病难熬!
那么我们如何降肝火?
建议艾灸这5个穴位:
1、行间穴:火穴,肝属木,木生火,艾灸此穴可以泻肝火,故称“泻行间火而热自清”。
2、太冲穴:肝经原穴,为火穴,被称为“人体的出气筒”,艾灸此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。
3、肝俞穴:肝不易受补,因此最需疏通肝俞。艾灸肝俞,能补肝阴、散肝热、疏肝气、通肝经,帮助肝脏有效分解体内毒素,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出。肝俞可以搭配太冲,这叫“俞原配穴”。
4、章门穴:八会穴的脏会穴,统领五脏疾病,艾灸此穴可以维护肝的疏泄正常。
5、中封穴: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,为肝经上的“金穴”,它可抑制肝火过旺,利通小便,即“溺窍开则精窍闭”,故是固精之妙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