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腿脚冰凉可能不是畏寒,而是这里出问题了!
一到冬天,很多人就容易腿脚发凉。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畏寒的表现,但其实不然,因为有的人即便穿了很多衣服也得不到改善。而且腿脚发凉不止在冬天才发生,而是一年四季都在发生。
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你就要警惕是不是你的血管出问题了!
腿脚冰凉,警惕动脉血管出问题
人全身上下布满了血管,主要分为动脉和静脉。动脉是负责把血液和营养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,静脉是负责将血液回收到心脏,这样就是一个血液循环。从心脏发出大的动脉,然后像树木一样,分出很多小一些的动脉,来供应身体的各个器官和肢体。
如果给腿部的供血动脉出了问题(狭窄或堵塞),就会导致腿脚的血运供应不足,从而产生各种症状,例如腿脚发凉,下肢疼痛,间歇性跛行等不适。
如何判断腿脚发凉是疾病所致?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,或仅有轻微不适,如:畏寒、发凉等,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。
患者一般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,出现患肢疲劳、酸痛,被迫休息一段时间;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,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,每次的行走距离、休息时间较为固定;酸痛部位与血管病变位置存在相关性。
病变进一步发展,则出现静息痛,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,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。最终,肢体可出现溃疡、坏疽,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。
测血管是否通畅的方法
站立起来,两只手放在裤兜内,去摸自己的大腿根部。正常情况下,可以感受到动脉的搏动,一跳一跳的。如果不跳了,或者跳动弱,则可能出现问题了,建议去医院就诊。
平躺,脱掉鞋和袜子,让家人摸下自己的脚背。正常情况下,可以感受到微弱的动脉搏动。这个方式有一定的难度,如果无法准确判断,建议医院就诊。
如何缓解腿脚发凉?
1、鞋底别太薄
如果鞋底太薄,凉气更容易钻入身体。应选择有一定厚度、最好包裹住脚踝的鞋,还可以垫上鞋垫。脚爱出汗的人,可随身备一双袜子,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。晚上睡觉还可以穿上温暖、宽松的棉袜,避免夜间双脚受凉。
2、穿条厚秋裤
如果觉得腿脚冰凉,尤其是从户外回来后,迟迟恢复不到正常温度,此时要加衣服了,建议穿条厚秋裤。经常久坐或者末梢循环不好的人,常会有腿脚冰凉的感觉,更应该穿秋裤,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,秋裤需适当增厚。
3、睡前泡泡脚
晚上7~9点,用40℃左右的水浸泡双脚15~20分钟,让水漫过脚踝,泡至身体微微出汗。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,并穿上保暖袜子。
4、坚持锻炼身体
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身体热量,缓解怕冷症状。冬季可以选择暖和的天气到公园慢跑、散步、骑车等,最好每周3~5次、每次30~60分钟。
5、注意全身保暖
紧身衣物会导致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,人只会更冷。应选择宽松、舒适的衣物。出门戴帽子、系围巾或者穿件高领衫,上半身穿个背心或者马甲,避免穿低腰裤,外套最好过腰过腹。
改善手脚冰凉:多揉、多灸这5个穴位
针对不同的手脚冰凉原因,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改善,还可通过按摩或艾灸这5个穴位来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。
1、阳池穴
阳池穴位于我们手背的手腕之上,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。将手背尽量往上翘起,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,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进行按压,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,这个点就是阳池穴了。
刺激阳池穴,要慢慢地进行,时间要长,力度要缓。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,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。
2、涌泉穴
涌泉穴位于脚心部,用手掌快速揉搓,直到有热感为佳,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,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。
3、劳宫穴
劳宫穴位于手心部。一手握拳,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,直到感到手心微热,再换另一只手,交替进行。
4、气冲穴
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,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。先按揉气冲穴,后按揉动脉,一松一按,交替进行,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。
5、肾俞穴
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,轻轻用力,两边各拍打100余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