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冬至,三九灸的第一天,你艾灸了吗?
今日冬至,三九天的第一天!
三九天是一年中艾灸的黄金期,难得的好日子。从冬至一阳生开始,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,通过艾草的纯阳之性,可大大增强艾灸的温补之力,给初生的阳气加把劲,身体有寒则驱寒,有瘀则化瘀,有湿则祛湿...
2021年-2022年三九灸时间表 一九:2021年12月21日-29日 二九:2021年12月30日-2022年1月7日 三九:2022年1月8日-2022年1月16日 俗话说: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!如果错过了“三伏灸”,没关系!但别再错过“三九灸”了,因为许多虚寒性病症此时艾灸效果最好,甚至部分可以根治。 三九灸,是中医一种独特的外治方法,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(公元420~589年间),早在北宋年间,民间就广泛应用,涉及内、外、妇、儿各领域。 明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、清初张璐《张氏医通》均较为系统介绍用艾灸疗法调理疟疾、哮喘等病。 灸透这27天,来年虚病少! 有寒驱寒,有瘀化瘀,有湿祛湿... 中医认为,人体气血循环,以及脏腑的生理活动都以阳气为根本。 “三九”虽是阴气旺盛之时,同时也是阳气始生之时,此时气温较低,阳气敛藏,毛孔闭塞,如果不及时护住阳气,就可能会让外邪趁虚而入,导致百病缠身! 此时全年气温最低,体内阴气最盛的时段,是关节退行性变、颈肩腰腿痛、过敏性鼻炎、面瘫、哮喘、胃肠道疾病、亚健康等常见病的高发季节。 自古以来,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,若能顺应四季气候来平衡人体阴阳,可达事半功倍之效。 《黄帝内经》说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熟悉艾灸的人却知道,三九天是一年中艾灸的黄金期,难得的好日子。从冬至一阳生开始,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,可大大增强艾灸的温补之力!借助艾灸之阳气温通经脉,身体有寒则驱寒,有瘀则化瘀,有湿则祛湿。 总结来说,三九灸一来可以帮助人物安然渡过寒冷的三九天,减少慢性病发作,提高生活质量。二来是巩固人体,增强来年免疫力,提高体质、保健强身。 那什么时候灸好呢?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,每9天为一个时段,称作“冬九九”,也就是常说的“数九寒天”。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天至27天称为“三九天”。只要灸好这27天,来年虚病就可能会比以前少哦! 做了“三伏灸”的人,别忘了做“三九灸”! “三九”和“三伏”作为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令,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,也是最适宜改善人体体质的时机,“三九灸”作为“三伏灸”保健的延续和补充,两者配合,相得益彰,一冬一夏,保障全年健康。 哪些人适合三九灸? 7类人群正适合 1、呼吸系统问题 如咽炎、气管炎、哮喘、鼻炎、鼻息肉、鼻窦炎、慢性扁桃体炎等 取穴:肺俞、心俞、膈俞、膏肓、定喘穴等穴 2、消化系统问题 如胃寒、胃痛、胃炎、腹泻、结肠炎、腹部畏寒等 取穴:中脘、天枢、脾俞、胃俞、足三里等穴 3、妇科问题 如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妇科炎症、子宫肌瘤、不孕不育、乳腺增生、产后腰痛、女子宫寒等 取穴:八髎、神阙、归来、子宫、血海等穴 4、男科问题 如肾虚、腰痛腰酸、阳痿、早泄等 取穴:关元、神阙、命门、肾俞、气海等穴 5、骨关节问题 如肩周炎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、滑膜炎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取穴:阿是穴、肩井、大椎、膝眼、鹤顶等穴 6、体质虚弱问题 如易乏力、体弱怕冷、手足发凉、经常感冒等 取穴:命门、中脘、关元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等穴 7、儿童三九灸 如体虚易感、哮喘、支气管炎、消化不良、厌食、遗尿、生长发育迟缓等 取穴:身柱、天枢穴、神阙、公孙等穴 没有不适,是否需要做三九灸? 勤做三九灸,提高抵抗力 无论是健康还是亚健康状态的人群,都应该重视三九天养生!此时是调理身体、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,想要平安度过严寒并且少受病痛的折磨,在三九天补足身体阳气很关键! 如何补呢?我们可以求助天之阳和地之阳。 天之阳就是太阳:在天气晴朗的日子,多晒太阳,以助发人体阳气; 地之阳就是艾灸:做好“三九灸”,它是最为简、便、效、廉的补阳之法。 天之阳与地之阳两者结合效果更好:白天的时候做“三九灸”,正午去晒太阳,能提升补阳之效。
艾灸推荐「一生智艾」智能艾灸仪,明火艾灸,智能控温、控烟,在家进行三九艾灸的最佳搭档!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