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冬补”有讲究,虚者补实者泄!补对了才能舒服一整个冬天!
到了冬天,民间历来有补冬的习俗,谚语「冬季补冬,补嘴空」就是最好的比喻。不过补冬也不能乱补,中医认为虚者补之,实者泻之,非虚证病人不宜滥用补药,虚证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之分。
因此,不是所有人冬季都要进补,不是所有人的进补方法都是一致,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,否则适得其反,会伤害身体。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常见体质类型人群的个性化冬季进补方法吧。
前面我们提到非虚证病人不宜滥用补药,湿热体质和痰湿体质就是属于非虚证的病人,这类人群冬季切忌峻补壅补,应该补泻结合。
山药,自古以来,山药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「补」品。其味甘性平,益气健脾,在中医里被列为「上品」药材,除了有补肺、健脾作用之外,还益肾,因此这道菜非常适合老人孩子和身体虚弱的人。推荐一个菜式蒸素山药丸子,组成山药300g、胡萝卜半根、蛋清25g、姜蓉15g。 一般的观念认为冬季寒冷,进补需要温补,进食参茸,或牛羊肉,多为温补之品,但有些人进补后却出现了各种「上火」症状,于是大家把这个归结为「虚不受补」,其实从体质的角度,不是「不受补」是「补错方向了」。
桑葚汁浓似蜜、甜酸清香、营养成分丰富,被国家卫生部列为「既是食品又是药品」的「药食同源」农产品之一。《唐本草》中医认为,桑葚味甘性寒,入心肝、肾经,有滋阴补血作用,并能治阴虚津少、失眠等。因此,能帮助阴虚质人群补充水分津液。推荐一个菜式,桑葚酒,组成桑葚500g,白酒1000ml,冰糖100克适量。 黄精在《本草便读》中记载,味甘而厚腻,颇类熟地黄,按其功力,亦大类熟地,补血补阴,而养脾胃是其专长。因此具有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之功效。特别合适长时间加班、熬夜人群,这类人通常阴虚火旺。推荐一个菜式,黄精黑豆煲瘦肉,组成黄精30g,黑豆50g,陈皮一瓣,瘦肉250g。 气虚体质的冬季代表进补食品是人参,包括西洋参、生晒参、红参(朝鲜参、高丽参)等。单纯气虚者可服用生晒参,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红参(朝鲜参、高丽参)。推荐一个菜式,人参灵芝鸡汤,组成生晒参15克,灵芝15克,鸡半只,灵芝孢子粉约10克,红枣5颗,生姜3片。 阳虚体质的冬季进补需要以温肾固肾为主,其中覆盆子是代表,《本草通玄》:「覆盆子,甘平入肾,起阳治痿,固精摄溺,强肾而无燥热之偏,固精而无疑涩之害,金玉之品也。」对于肾精亏损严重的阳虚质有很好的补精益髓的作用。推荐一个菜式,覆盆子茶,组成覆盆子5克,分心木5克。 功效:缓解视力模糊,鼻炎,牙疼;对预防感冒有非常好的效果。 功效:缓解头痛、颈痛;对预防骨刺、骨退化有非常好的效果。 功效:提神消除疲劳。 功效:有效缓解手麻、脚麻等末梢循环的问题。 动作要领:两手手腕处保持匀速来回撞击36次是一个小节。 * 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