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艾灸正当时,艾灸重点是什么?这几穴位最应灸!
今日寒露,也是天气转凉变冷的开始。寒露时节,西风飒飒,秋雨潇潇落英满地,鸿雁南迁枫叶火红,菊花开放。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,气温变化特别明显,温度下降可达10摄氏度左右。
有话说:“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脚。”
为什么寒露后泡脚好处多?那是因为足部拥有丰富的穴位,联络着五脏六腑,头面五官等。经常泡脚不仅保养足部,更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。
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,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大幅减退,阴气渐生,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,可通过艾灸养生的方式保养体内阳气。
寒露艾灸有什么作用?
1、调和阴阳。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。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,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。
2、温通经络,驱散寒邪。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,使热力深达肌层,温气行血。艾灸具有温通经络,散寒除湿、调理气血、宣痹止痛之功效。
3、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。气见热则行,见寒则凝,气温则血行。艾灸为温热刺激,可使气血协调、营卫和畅、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。
4、温阳补虚,补中益气。寒露以后,是感冒的多发期,艾灸可以迅速提升阳气,使阳气固卫体表,收缩毛孔,预防感冒,可促进气血循环,改善手脚冰冷等。
寒露艾灸灸哪里?
寒露是气温由凉变寒的转折点,相对于白露,寒露代表气温更低,民谚有"先白后寒"之说,而在寒露艾灸任督二脉,胜吃老母鸡加补药!
寒露时节除了艾灸任督二脉,足部还有三大穴位值得灸!
1、太溪穴
“太溪穴”在内踝骨向后凹陷的位置,为肾经原穴,能滋阴降火,又能培阳补肾。而且,它阴阳都能调,可谓补肾的一个要穴。
2、太冲穴
“太冲穴”在脚背上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的缝隙里,为肝经的原穴,能疏肝解郁、调和气血。像青光眼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治。
3、太白穴
“太白穴”,在脚内侧,大脚趾骨鼓起来的关节后下方凹陷处,为脾经的原穴,能健脾化湿、理气和胃。像老人家因脾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、胃痛、腹胀、拉肚子,便秘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改善。
广告时间
「一生智艾」随意贴,针对全身施灸部位,想灸哪里就灸哪里,还可多个穴位同时施灸,且可控温防烫,用于任督二脉多穴同灸最合适不过。另外,「一生智艾」足灸仪更是专业灸治足部,针对脚底穴位施灸,养护足部更专业!
* 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