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泡脚好处多,排毒养颜还治病!不过这几类人需谨慎
不知不觉间,又到了秋冬养生季。
中医认为秋季寒气易从足部入侵,而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,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等疾病,还能引起胃痛、妇女痛经等诸多问题。
因此,在秋季多泡泡脚,好处多多,既温补阳气、滋阴补肾,又能防治疾病。
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,脚踝以下便有33个穴位,占全身穴位的10%,被称作人的“第二心脏”。泡脚可以刺激脚上穴位经络,温补阳气,滋阴补肾。
对女性而言,泡脚更为重要。因为女性体质属阴,而泡脚带来的热量,能与女性的体质形成阴阳互补,然后阴阳相济,气血生生不息,给女性的身体来无穷无尽的活力。
泡脚三大好处
1、促进血液循环
俗话说: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。
作为离心脏最远的部位,心脏与足部间的血液循环每次都要“长途跋涉”。再加上现代人长期久坐、缺乏运动,导致足部的血液循环就更加“艰难”了,每逢秋冬季节,难免会感觉脚凉凉的。而用热水泡泡脚,有利于足部血管扩张,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畅通经络。
2、缓解压力
睡前泡泡脚,晚上睡得更香!因为泡脚可以降低足部的肌张力,刺激到足底穴位,让人全身心放松下来。
3、排毒养颜
人们常说,“足底穴位治百病”,人脚上的穴位反射区几乎涵盖了人体的各个部位。通过泡脚,让热水刺激到足底的这些穴位,不但有益于对应器官,同时还可以加强下肢血液循环,增强代谢,将体内的废物、毒素通通排出体外。
坚持泡脚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不但生病少了、免疫力强了,而且气色也更好了。
这几类人泡脚需谨慎
泡脚虽好,但对某些人来说,泡脚是危险的。
1、静脉曲张患者
对于得了静脉曲张的人而言,血管本身就存在淤血。热水泡脚,高温令血管扩张,进一步加重淤血,让病情恶化。
2、糖尿病患者
糖尿病患者很多伴有周围神经病变,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远端血液供应能力下降,造成脚的感觉迟钝。自己感觉水温正常,甚至很舒服,但是脚上的皮肤可能已经被严重烫伤,所以最好能让家人试好水温。
3、低血压患者
泡脚会让血压快速涌向下肢和表皮,这容易加剧患者低血压的倾向,造成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,引发眩晕、胸闷等症状。
4、有冠心病和脑梗患者
长时间泡脚,会相应减少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供血,特别容易加重心绞痛、心梗、脑梗病情。总之,对于这类人而言,任何足以改变血液分配和流动的事情,都不要轻易尝试。
5、儿童和孕妇
儿童泡脚也要谨慎,频繁泡脚或烫脚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,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,长此以往,会形成扁平足。
孕妇和经期女性最好也不要泡脚。
泡脚加点它,效果更好
1、白醋
助眠:每天用白醋泡脚30分钟,可以调节、疏理、松弛紧张的神经,调和经络气血,大大改善睡眠状况。
消除疲劳:白醋可以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,改善身体各部位的缺氧状态,增强各系统的新陈代谢,从而让疲劳感消失无踪,第二天又是阳光满满的一天了。
滋润、美白皮肤:白醋泡脚还可去除腿上和脚上的死皮和角质,从而有美白皮肤的作用。
改善脚气:醋有杀菌的作用,经常泡脚,可以防止脚气,不容易烂脚、起皮。
2、生姜
治疗感冒:用生姜水给感冒病人泡脚,能够有效阻止感冒发展,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。
治疗风湿:生姜具有特殊的驱寒祛风的功效,风湿患者每天晚上持续泡脚半小时,能够有效地减轻病症。用木桶泡脚,泡过小腿,能够缓解风湿关节炎。
中医认为,生姜属于辛温解表药,有祛寒解表的作用。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。怕冷、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。应该这样做:
取15—30克的生姜(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),将其拍扁;
加入小半锅水,将生姜倒入,盖上锅盖煮10分钟左右;
煮好后,将全部姜水倒出,加入适量冷水至40℃左右(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)。
3、花椒
花椒泡脚具有杀菌防流感、解乏驱寒等作用,能通血脉、调关节。
方法很简单,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放入水中泡脚即可,花椒可以反复利用。
4、艾草
秋季养生重在养肺。艾草性温、味苦、无毒,具有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。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,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。
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,一般取30-50克(一小把)干艾草煮水泡脚,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。
身体寒湿重的女性朋友,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,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(5粒干红枣加1片生姜,加5碗水煮两个小时)作为辅助。
泡后按摩、艾灸效果更佳
泡完脚后,若是想更进一步调理身体,可按摩、艾灸以下穴位。
1、涌泉穴
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,乃是肾经的首穴。按揉、艾灸涌泉穴可以补肾气、泻火降压、强筋壮骨。
每晚泡完脚,可以用双手掌心轮换着对涌泉穴进行按摩揉搓,每次揉按十余次。或艾灸此穴15-25分钟,能使手脚冰冷的症状减轻。
足底艾灸可用「一生智艾」足灸仪,专业灸疗足部穴位,呵护人体“第二心脏”!
2、劳宫穴
可一手握拳,揉搓另一只手的劳宫穴,直至手心发热,两手交替进行,或艾灸此穴15-25分钟。具有清心火,安心神的作用,用于治疗失眠、神经衰弱等症。
3、气冲穴
气冲穴位于腹股沟上面一点,也就是在大腿根内侧位置。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。先按揉气冲穴,后按揉动脉,交替进行。或艾灸此穴15-25分钟。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、温暖手足。
“秋天勤泡脚,冬天病不倒”,天气渐凉,大家把脚泡起来吧!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