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虽有春捂秋冻,但这三个部位万万不可冻!否则疾病说来就来

2021-09-19 15:06:26 admin 32

图片关键词


民间素来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,虽然秋季天气日渐转凉,但还没必要过早把厚衣服穿上。因为穿得太厚,毛孔会受热张开,突然降温带来的寒凉之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,因此,适当的“秋冻”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。


图片关键词


虽然“秋冻”有好处,但也不是所有部位都可冻,身上这3个部位灸一定不能轻易受寒,否则疾病说来就来!


图片关键词


“秋冻”不可冻的三个部位


1 、腿部


中医认为“腿为人之根”。这些经络从腿上开始游走,沟通表里,运行气血,联络脏腑,贯穿人体上下通路,维持着全身的血液循环。


脚作为距离心脏最遥远的地方,也是全身最怕冷的地方,脚部受寒,血液流动瘀滞,全身血液供应都可能受到影响。


所以不论男女老少,到了这个季节,务必把腿保护起来,从现在起,不穿凉鞋,不穿短裙、短裤。特别是女性,腿一凉,很容易就出现经期延后、经量少、痛经等问题。


图片关键词


2 、腹部


腹部内有人体各大器官,还有许多重要经脉经过,如脾胃经、肝肾经。尤其是腹部的肚脐这块,归属任脉,对女性而言,很多私密且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,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。加上周围许多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对外部刺激异常敏感,稍微受一点凉,人就会腹痛、腹泻,以及出现各种胃肠道疾病。


图片关键词


3、项上


项上,包括了头,还有脖子!


中医认为,头为诸阳之会,百脉之宗,全身的阳气都汇聚在头部,这里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,也是身体最不怕寒凉的地方。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头部可以受寒,头部如果受凉,相当于在我们阳气最旺的地方开了一个口子,人体内最温暖的能量会迅速流失。


图片关键词


防秋冻,艾灸六大穴位


有些人可能没有受寒,但他的身体里面藏着以前留下的寒气,到了秋冬季节,阳气减弱,镇压不住,那些寒凉之气便会从体内涌现出来(比如入秋后手脚冰凉),给身体捣乱,所以入秋后要积极艾灸,将寒气驱逐出去。


图片关键词


一般建议艾灸以下穴位来预防受寒:


1 、大椎穴:点燃人体的太阳


大椎穴在后背正中线上,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

图片关键词


2 、气海穴:一穴暖全身


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。


图片关键词


3 、关元穴:关锁真元


关元穴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。


图片关键词


4 、八髎穴:防子宫之寒


八髎是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的合称,左右四个,共八个。


图片关键词


5 、外关穴:防手部寒气


外关穴在前臂背侧,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横纹上2寸,尺骨与桡骨之间。


图片关键词


6 、涌泉穴:防腿部寒气


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。


图片关键词


* 提示:秋冬因为还要养阴,艾灸重在温阳,要收着点,灸量火力相对春夏要适当降低,每天的穴位不用太多,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准!


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