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这个部位一定要护好,它若“受伤”,20女人变40!
古往今来,多少女性唏嘘感慨,流年易逝。并想尽各种办法,以挽留青春韶华及如花容颜。殊不知,如同大树之根深者,方可枝繁叶茂。
卵巢对于女人来说,就如同花朵的根部,它给女人源源不断地输送保持年轻态的重要养料。
卵巢老一岁,女人老十岁
“我竟然绝经了!”拿到这份检查结果,27岁的小余捂着脸声泪俱下,她从没想过,自己连三十岁都不到,竟有了这种更年期症状。
实际上,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,生活节奏快,压力山大的现代,年轻女性得这种卵巢早衰的病例并不在少数。
青春的生理学本质,是卵巢的功能好。生理年龄常常与卵巢年龄不一致------所谓20岁的身体,40岁的卵巢。若在40岁以下的女性,出现如同围绝经期的卵巢功能了,就是“卵巢早衰”。
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性腺功能的减退,表现为继发性闭经、不孕,常伴有夜间睡眠过程中出汗、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绝经期症状。
如果:①年龄<40岁;②闭经时间≥6个月;③间隔1个月以上的两次血卵泡刺激素>40mIU/ml;则可诊断为卵巢早衰。
卵巢影响女人一生的健康美丽
卵巢很小,却影响了女人一生的健康美丽,它主要有两大功能:
1、孕育生命的种子(卵子)
女性的容貌,月经,情绪,妇科问题等都跟女性的卵巢息息相关!卵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排卵,生命的繁衍都是从这一颗小小的卵子开始的。如果卵巢功能不好,不仅对生育造成严重影响,甚至还会导致不孕的发生!
2、青春活力的源泉(分泌雌激素),促进女人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。
通过分泌3大女性荷尔蒙,掌控着女人的皮肤、身材、气质、月经、更年期、怀孕、产后恢复及整个精神状态,更是与子宫、乳房联合起来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!
女性的卵巢就和脸一样,当女性年轻的时候,卵巢表面是非常光滑,水灵灵的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卵巢功能的衰退。卵巢表面就会出现很多疙瘩,直到年老就变成像葡萄干似的。
从外表看,这些人一般皮肤干燥、暗淡无光,就像久未灌溉的花朵,还会出现更年期症状,如潮热多汗、心烦易怒、性欲减退等。最可怕的是,她们将以高于正常值5-6倍的速度迅速衰老。
查查你的卵巢功能情况
在这里有一份简单的版本,可以先测测预估下卵巢的情况:(计算方法:每项的基本分X症状分,相加之和。)
例如:假如你偶尔有月经不调、经常失眠、性欲下降的症状,那你的卵巢功能评分为:4×1+2×2+2×1=10分,表明你的卵巢功能开始衰退。
结果说明:
总评分高于8分:说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;
总评分高于19分:说明卵巢功能衰退严重;
总评分高于31分:说明卵巢功能衰退的症状非常严重。
为什么秋季女人必须养护卵巢?
卵巢最怕8件事:
1、不生或太晚生孩子
2、盆腔感染
3、流产
4、滥用补品、乱按摩
5、过度节食减肥
6、经常熬夜
7、精神压力大
8、抽烟喝酒
从天时来说,其中4、5、6、7最易在秋季发生,加剧卵巢早衰的风险:
1、滥用补品、乱按摩
对卵巢早衰有影响的药物主要包括紧急避孕药、治疗失眠的药物、抗抑郁药物、抗肿瘤类药物等。这类药物会长期抑制卵巢功能,导致功能紊乱,性激素的分泌及排卵均不正常,最终卵巢功能衰退。
还有一些女性一到秋季就开始“贴秋膘”——服用保健品,殊不知,很多保健品都含有过量的雌激素,短期服用可能觉得皮肤光滑了,但长期服用易导致内分泌紊乱,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、乳腺癌的风险。
至于所谓的“卵巢护理按摩”,更是无稽之谈——卵巢位于腹腔内部,按摩根本达不到护理效果。
“秋冬养阴”,“守一分气血,留一分青春”,“贴秋膘”里的“膘”其实是气血,气血足,则卵巢好,则人年轻,所以,秋季进补重在补益气血。
2、过度节食减肥
卵巢早衰的情况,在生活中还有很多:过度节食就是其一。“现在很多女孩子习惯每天不吃主食,只吃一点沙拉或代餐代替,觉得这是绿色饮食。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。”医生说,对于女性而言,这样的节食减肥会导致体内脂肪下降,而合成雌激素的主要原料就是脂肪。
体内脂肪不足,就会导致雌激素合成不足,雌激素减少又会引起月经紊乱,甚至出现闭经,容易造成卵巢功能早衰。若长久下去,甚至会造成女性不能生育。卵巢早衰又会反过来加重月经紊乱,如此一来,就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3、经常熬夜
调查显示:与正常时间入睡者相比,经常失眠或熬夜者患早期卵巢病的风险高49%,患晚期卵巢病的风险高24%。
因为卵巢在夜里分泌雌激素的效率最高,经常失眠或熬夜,体内雌激素就不足,就会直接影响卵巢功能。
此外,长期失眠或熬夜还会损伤阳气,暗耗女人的精气神,精气俱虚,肾功能就会下降,就会未至“七七”,便出现“任脉虚、太冲脉衰少、天癸竭”的情况——这些正是卵巢功能衰退的最常见表征!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秋三月……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……”。
就是说,秋季应该早睡早起,以便跟天地之间的收敛气息相应,收获宁静收敛的心情。所以,一年四季,秋冬季节最不能熬夜,它对身体各方面的危害比春夏要严重得多!
4、精神压力大
压力大、焦虑、心情抑郁是卵巢早衰的高危因素。长期处于快节奏、高压力下,女性的促卵泡素 、黄体生成素分泌异常,排卵功能障碍,闭经,进而导致卵巢功能减退,激素水平降低。
中国自古就有“伤春悲秋”的说法,秋属金,七情中的悲也属金,因此人在秋季格外容易伤感,连带着,精神压力也倍增。
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,不良情绪或强烈的情绪波动或巨大的精神刺激,均可使中枢神经系统改变,形成负性条件反射。导致卵泡生成激素、黄体生成激素、卵巢激素等分泌异常,继而内分泌紊乱,月经周期改变,并导致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卵巢功能衰退。
所以,身在秋季,女人要务必学会调节情绪,正确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,否则直接伤害卵巢。一旦感觉自己有压力或焦虑的症状,就要适当给自己减压,释放坏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。
养护卵巢,艾灸为要
卵巢早衰多属虚证,而虚证正是艾灸最擅长的——艾灸可以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温补肾阳,能调经络、脏腑、腠理之沉寒痼冷,非常适用于卵巢早衰这种虚证。
借助艾灸刺激特定穴位,可以激活卵巢回归正常,达到激发性腺轴的目的,提升雌激素的分泌量,起到保健、养颜的双重功效。
那么,该如何艾灸呢?
上文说了,秋季卵巢最怕3件事,故而,我们应从这3件事着手。
1、滥用补品、乱按摩——补益气血
上文说了,“贴秋膘”就是为了补益气血,怎么补呢?
气血亏虚与两个因素有关:一是生化不足;二是痰湿瘀阻。
生化不足:脾虚化源不足,则冲任不充,血海空虚。艾灸穴位:脾俞、中脘、足三里、太白
痰湿瘀阻:痰湿多因脾湿“升级”所致,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瘀血、阻滞经脉,时间长了,就会气机郁结、血行不畅,导致气血亏虚。艾灸穴位:阴陵泉、承山、丰隆、解溪。
2、熬夜——补阳滋阴
熬夜同时损伤阳气、肾阴、肝血,严重影响卵巢功能,所以,长期熬夜的女人必须阴阳同补。
艾灸不仅是“天下扶阳第一方”,还能双向调节,补阳滋阴双管齐下。
艾灸穴位:补阳——督脉(以百会、大椎、命门为主)、任脉(神阙、气海、关元);滋阴——肾俞、中极、复溜、太溪。
3、精神压力大——疏肝理气
肝性喜条达,是人体气血调节之枢纽,而“女子以肝为先天”,加上女人普遍“善怀多郁”,故而特别容易肝郁气滞,引起不良情绪。也就是说,有了不良情绪,疏肝就对了。
艾灸穴位:肝俞、期门、膻中、三阴交,太冲,行间。
卵巢早衰调理,应注重肝肾,调和冲任
1、肝俞穴
位置:位于脊柱区,第九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,俯伏或俯卧取穴。
功效:肝俞穴出自《黄帝内经灵枢•背腧》。为肝的背俞穴。肝:肝脏;俞:输注。气能生血,气为血之帅。艾灸此穴,疏肝理气,行气活血。
2、肾俞穴
位置:取定穴位时,通常采用俯卧姿势,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,当第二腰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处。痛、肾脏病、高血压、低血压、耳鸣、精力减退等。
功效:肾为先天之本,又为后天之本,坚持按摩艾灸肾俞穴,弥补女性的先天后天不足。
3、太溪穴
位置:取穴时,可采用正坐,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,太溪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功效: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,艾灸太溪穴有滋阴益肾的作用。
4、太冲穴
位置:取太冲穴时,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,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。以手指沿拇趾、次趾夹缝向上移压,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,即是太冲穴。太冲穴在母短伸肌腱的外侧。
功效: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,故太冲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。
此外还可灸——百会、天髎、膏盲、足三里、曲池、中脘、天枢、水道、中极。每次3-5个循环灸 。
写在最后:
如果你不满40岁,但出现月经明显减少、月经紊乱甚至闭经,另外伴随有潮热、出汗、心烦、健忘等症状时,可能预示着卵巢功能减退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同时搭配艾灸,从本源给予卵巢呵护!
「一生智艾」暖宫宝
专业呵护卵巢,暖宫护宫
让“艾”更有深度!
*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