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动了你的阳气?这四种耗损阳气的行为请你戒掉!
老话说:“阳气不足,百病生。”
何为阳气?
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,是人体生殖、生长、发育、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。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、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。中医讲,“阳强则寿,阳衰则夭",所以,养生必须养阳。
《内经·灵枢》上说:"人到四十,阳气不足。损与日至。"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,40岁开始人的阳气就会日益耗损。然而,现代人年纪轻轻便已经阳气不足,这与人们的很多行为习惯有关。
四大耗损阳气的行为 1、作息不规律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“亥子丑”三个时辰,也就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。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,冬主收藏,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。 然而,现代人很少能在9点就睡觉,甚至晚上12点都还在玩电脑、看手机,或者是在工作、学习。经常熬夜便成了耗损阳气的一大“元凶”。 2、饮食刺激寒凉 生冷凉饮是很多人的最爱,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。但你要知道,你吃时很爽,但吃进去的每一口都是一份“寒”。常食寒凉食物易损害脾胃阳气,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,人体无法运化致痰湿内生,湿为阴邪,且重着粘滞,阻碍阳气的运行,导致阳郁阳虚证。另外,嗜食辛辣会使人精神亢奋,阳气过分的耗散,也会导致阳气亏虚。 3、不避风寒 有的人为了追求时尚,也为了凉快,穿着露脐装、超短裤/裙,天气变化不注意保暖或者过度贪凉使用空调寒邪侵入人体。无论是露肚脐、露腰还是露腿,都有相应的重要穴位,经这些穴位进入人体的寒邪容易损害人体,耗损阳气,使身体出现各种病症。 4、精神心理失衡 过度的情志变化直接伤及内脏,喜伤心,怒伤肝,忧伤肺,思伤脾,恐伤肾。即精神心理失衡如精神压力大、思虑过度、生气等都会伤阳气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如何养阳气?
首先必须调整作息习惯不熬夜,饮食方面忌辛辣寒凉,平时穿衣打扮以保暖为主,还要保持愉悦心情。
其次就是采用外在方法进行调理,比如艾灸。
《扁鹊心书》有云:“扶阳有三法:灼艾第一、丹药第二、附子第三。”
艾灸是养阳的最好方式。
因为艾叶性温、为纯阳之物,艾灸不仅能温经通络、祛除寒湿,更是补益人体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。补充阳气常灸关元、气海、神阙、命门、中脘、足三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