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穴位大全(十五)-最全经络穴位详解之足太阳膀胱经67穴(上)

2021-05-06 10:32:56 admin 36

图片关键词

 

有话说:背部一条膀胱经,五脏六腑全知道。也就是说,通过膀胱经就能知道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。

 

膀胱经是十二经络中最长的一条,分布67个穴位,左右合134穴。本经腧穴分布在头面部、项背部、腰背部和下肢、足部。因此,本经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、精神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、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。如:癫痫、头痛、目疾、鼻病、遗尿、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膀胱经腧穴起于睛明穴,止于至阴穴。本经脉腧穴:睛明、攒竹、眉冲、曲差、五处、承光、通天、络却、玉枕、天柱、大杼、风门、肺俞、厥阴俞、心俞、督俞、膈俞、肝俞、胆俞、脾俞、胃俞、三焦俞、肾俞、气海俞、大肠俞、关元俞、小肠俞、 膀胱俞、中膂俞、白环俞、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、会阳、承扶、殷门、浮郄、委阳、委中、附分、魄户、膏肓、神堂、譩嘻、膈关、魂门、阳纲、意舍、胃仓、肓门、志室、胞肓、秩边、合阳、承筋、承山、飞扬、跗阳、昆仑、仆参、申脉、金门、京骨、束骨、足通谷、至阴。

 


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详解(上)

 


【睛明穴】

定位:在面部,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。

功能:疏风清热,通络明目。

主治:①视物不明,近视,夜盲,色盲。②胬肉攀睛,目翳,目赤肿痛,迎风流泪。③急性腰痛。

 


【攒竹穴】

定位:在面部,当眉头陷中,眶上切迹处。

功能:疏风清热,通络明目。

主治:①眉棱骨痛,目视不明,目赤肿痛。②呃逆。③腰痛。④膈肌痉挛。

 


【眉冲穴】

定位:在头部,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.5寸,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。

功能:疏风清热,清头明目。

主治:①头痛,眩晕,鼻塞。②癫痫。


 

【曲差穴】

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.5寸,旁开1.5寸,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/3与中1/3交点上。

功能:疏风泄热,清头明目。

主治:①头痛,鼻塞,鼽衄。②目视不明。


 

【五处穴】

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疏风泄热,清头明目。

主治:①头痛,头晕。②中风偏瘫。③癫痫。

 


【承光穴】

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.5寸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疏风泄热,清头明目。

主治:①目视不明。②中风偏瘫,癫痫。③头晕目眩。


 

【通天穴】

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疏风清头,通利鼻窍。

主治:①鼻塞,鼻中瘜肉,鼻疮,鼻渊,鼻衄。②头痛,目眩。③中风偏瘫,癫痫。

 


【络却穴】

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.5寸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疏风清头,通经活络。

主治:①目视不明。②中风偏瘫,癫痫。③耳鸣。


 

【玉枕穴】

定位:在后头部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.5寸,旁开1.3寸,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。

功能:疏风清头,通经活络,通窍明目。

主治:①头项痛,目视不明。②鼻塞。③脚癣。

 


【天柱穴】

定位:在项部,大筋(斜方肌)之外缘后发际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。

功能:疏风清头,通经活络。

主治:①头晕,目眩。②头痛,项强,肩背痛。③鼻塞,咽喉痛。


 

【大抒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祛风解表,疏调筋骨,宣肺降逆。

主治:①各种骨病(骨痛,肩、腰、骶、膝关节痛)。②发热,咳嗽,头痛鼻塞。


 

【风门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二胸推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宣肺解表,疏风清热。

主治:①伤风,咳嗽。②发热,头痛,项强,胸背痛。


 

【肺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养阴清热,调理肺气。

主治:①发热,咳嗽,咳血,盗汗,鼻塞。②毛发脱落,痘,疹,疮,癣。


 

【厥阴俞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四胸椎棘突下,旁开 1.5寸。

功能:疏通心脉,宽胸理气。

主治:①心痛,心悸。②咳嗽,胸闷。③牙痛。

 

 

【心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五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养血宁心,理气止痛,通络宽胸。

主治:①心痛,心悸,胸闷,气短。②咳嗽,吐血。③失眠,健忘,癫痫。④梦遗,盗汗。


 

【督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六胸椎棘突下,旁开 1.5寸。

功能:理气宽胸

主治:①心痛,胸闷。②胃痛,腹痛。③咳嗽,气喘。


 

【膈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第七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宽胸降逆,理血化淤,调气补虚,调和脾胃。

主治:①急性胃脘痛,呃逆,噎膈,便血。②咳嗽,气喘,吐血,骨蒸盗汗。


 

【肝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九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疏肝理气,养血明目,潜阳熄风。

主治:①胁痛,黄疸。②目疾,吐,衄。③癫狂,脊背痛。


 

【胆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十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疏肝利胆,理气解郁,调和脾胃。

主治:①黄疸,口苦,胁痛。②肺痨,潮热。


 

【脾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健脾祛湿,益气和中。

主治:①腹胀,黄疸,呕吐,泄泻,痢疾,便血。②水肿。


 

【胃俞穴】

定位:在背部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理气和胃,化湿消滞。

主治:①胃脘痛,呕吐。②腹胀,肠鸣。


 

【三焦俞】

定位:在腰部,当第一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通利三焦,疏调水道。

主治:①水肿,小便不利。②腹胀,肠鸣,泄泻,痢疾。③膝关节无力。


 

【肾俞穴】

定位:在腰部,当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功能:滋阴壮阳,补肾益气,利水消肿。

主治:①遗尿,小便不利,水肿。②遗精,阳痿,月经不调,白带。③耳聋,耳鸣,咳嗽,气喘。④中风偏瘫,腰痛,骨病。

 

 

 


图:来源网络  文:整理自网络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