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穴位大全(十四)-最全经络穴位详解之足太阴脾经21穴

2021-04-30 10:07:12 admin 54

图片关键词

 

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。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(隐白穴),行走于下肢内侧,进入腹部,属脾,络胃,向上穿过膈肌,沿食道两旁,连舌本,散舌下。

 

循行穴位21穴,左右合42穴。从首穴至末穴分别为:隐白、大都、太白、公孙、商丘、三阴交、漏谷、地机、阴陵泉、血海、箕门、冲门、府舍、腹结、大横、腹哀、食窦、天溪、胸乡、周荣、大包

 

图片关键词


中医认为脾主运化,为后天之本,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。脾经主治胃病、妇科、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。主要表现为腹胀、便溏、下痢、胃脘痛、嗳气、身重无力、舌根强痛,下肢内侧肿胀等。

 

足太阴脾经穴位详解

 

【隐白穴】

定位:在足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(指寸)。

功能:健脾和胃,益气摄血,宁神定志。

主治:① 月经过多,崩漏,便血,尿血。② 腹胀。③癫狂,梦魇,惊风。


 

【大都穴】

定位:在足内侧,当足大趾本节(第一跖趾关节)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。

功能:健脾和胃,理气化湿,清热解表。

主治:①胃痛,使秘。②热病无汗。


 

【太白穴】

定位:在足内侧缘,当足大趾本节(第一跖趾关节)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。

功能:健脾和胃,理气化湿。

主治:①胃病,腹胀,腹痛,泄泻,痢疾。②肢倦,身重。③心痛。


 

【公孙穴】

定位:在足内侧缘,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。

功能:健脾和胃,理气化湿。

主治:①急性胃脘痛,胃脘堵闷,不思饮食,绕脐腹痛,泄泻,便血。②心痛,胸闷,胁胀。③月经不调,胎衣不下,产后血晕。

 


【商丘穴】

定位: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,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。

功能:健脾和胃,理气化湿。

主治:①足踝疼痛。②痔疾。③腹胀,泄泻,便泌。


 

【三阴交】

定位: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
功能:健脾和胃,调补肝肾,行气活血,疏经通络。

主治:①月经不调,痛经,崩漏,赤白带下,经闭,癥瘕,阴挺,难产,产后血晕,恶露不尽,久不成孕,梦遗,遗精,阳痿,早泄,阴茎痛,疝气,睾丸缩腹。②遗尿,尿闭,水肿,小便不利。③脾胃虚弱,肠鸣,腹胀,泄泻,足痿,脚气,肌肉疼痛。④皮肤病,湿疹,荨麻诊。⑤失眠,头痛头晕,两胁下痛等。

 


【漏谷穴】

定位:在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,距内踝尖6寸。

功能:健脾利湿

主治:①肠鸣腹胀。②下肢痿痹。


图片关键词

 

【地机穴】

定位:在小腿内侧,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。

功能:健脾利湿,调补肝肾,通利三焦。

主治:①小便不利或失禁,水肿。②腹胀,泄泻,黄疸。③膝内侧疼痛。④阴茎痛,痛经,妇人阴痛等。

 


【阴陵泉】

定位:在小腿内侧,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

功能:健脾利湿,调补肝肾,通利三焦。

主治:①小便不利或失禁,水肿。②腹胀,泄泻,黄疸。③膝内侧疼痛。④阴茎痛,痛经,妇人阴痛等。


 

血海穴

定位:屈膝,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。

功能:理血调经,祛风除湿。

主治:①月经不调,崩漏,经闭。②瘾疹,湿疹,丹毒。


 

【箕门穴】

定位:在大腿内侧,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,血海上6寸。

功能:健脾利湿,利水通淋。

主治:①腹股沟肿痛。②小便不利,遗尿。

 

 


【冲门穴】

定位:在腹股沟外侧,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.5寸,当髂外动脉的外侧。

功能:疏经行气,清热利湿。

主治:①疝气,腹痛。②崩漏,带下。


图片关键词

 

【府舍穴】

定位:在下腹部,当脐下4寸,冲门上方0.7寸,距前正中线4寸。

功能:健脾理气,疏肝止痛。

主治:疝气,腹痛。

 

 

【腹结穴】

定位:在下腹部,大横下1.3寸,距前正中线4寸。

功能:温经散寒,行气活血,理气降逆。

主治:①绕脐腹痛,腹胀,泄泻,便秘。②疝气。

 

 

【大横穴】

定位:在腹中部,距脐中4寸。

功能:调理肠胃,行气通腑。

主治:泄泻,便秘,腹痛。

 

 


【腹哀穴】

定位:在上腹部,当脐中上3寸,距前正中线4寸。

功能:调理脾胃

主治:腹痛,肠鸣,消化不良。

 

 

【食窦穴】

定位:在胸外侧部,当第五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6寸。

功能:宽胸利膈,理气和中,健脾助运。

主治:①胸胁胀痛,翻胃,食入即吐。②腹胀水肿,黄疸。③老人大便不禁。

 

 

【天溪穴】

定位:在胸外侧部,当第四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6寸。

功能:宽胸理气,通络活血。

主治:①胸胁疼痛,咳嗽。②乳痈,乳汁少。

 

 

【胸乡穴】

定位:在胸外侧部,当第三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6寸。

功能:宽胸理气,疏经通络。

主治:胸胁胀痛。

 

 

【周荣穴】

定位:在胸外侧部,当第二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6寸。

功能:宽胸理气,宣肺化痰。

主治:咳嗽,胸胁胀满。

 

 

【大包穴】

定位:在侧胸部,腋中线上,当第六肋间隙处。

功能:宽胸理气,疏经通络,束骨强筋。

主治:①全身疼痛,四肢无力。②气喘,胸胁痛。

 

 


 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