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大全(七)-最全经络穴位详解之手太阳小肠经19穴
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,上接手少阴心经于小指,下接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。
本经起于小指之端,出行到肩关节后面,绕行肩胛,再从锁骨上行至面部。所经穴位分别为少泽、前谷、后溪、腕骨、阳谷、养老、支正、小海、肩贞、臑俞、天宗、秉风、曲垣、肩外俞、肩中俞、天窗、天容、颧髎、听宫19穴,左右合计38穴。本经首穴是少泽,末穴是听宫。
手太阳小肠经内属小肠,是阳气较盛的经脉。本经不通则表现为咽喉痛、颔下肿不能回顾、肩部牵拉样疼痛、上臂痛如折断。主治耳聋,眼睛发黄,面颊肿,颈部、颔下、肩胛、上臂、前臂的外侧后边疼痛等病症。
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详解
【少泽】
定位:在手小指末节尺侧,距指甲角0.1寸(指寸)
功能:清心开窍,泄热利咽,活络通乳。
主治:①热病,中风,昏迷。②乳汁少,乳痈。③咽喉肿痛,目翳头痛。
【前谷】
定位:在手尺侧,微握拳,当小指本节(第五掌指关节)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
功能:疏风清热,活络通乳。
主治:①手指麻木。②发热,头痛,耳鸣。③小便短赤。
【后溪】
定位:在手掌尺侧,微握拳,当小指本节(第五掌指关节)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
功能:疏风清热,通经活络。
主治:①头项强痛,疟疾,腰骶痛,手指及肘擘挛急。②癫狂,痫证。③耳聋,目赤。④盗汗。
【腕骨】
定位:在手掌尺侧,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,赤白肉际
功能:疏风清热,通经活络。
主治:①黄疸,消渴。②腰腿痛,指挛腕痛,无力握物。③头项强痛,耳鸣,目翳。
【阳谷】
定位:在手腕尺侧,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
功能:疏风清热,通经活络。
主治:颈项痛,手腕痛,热病。
【养老】
定位:在前臂背面尺侧,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
功能:疏经活络,散风明目。
主治:①目视不明。②肩、背、肘、臂痠痛,急性腰痛。
【支正】
定位:在前臂背面尺侧,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,腕背横纹上5寸
功能:疏风清热,通经活络,清心宁神。
主治:①关节松弛无力,肘部酸痛不用。②皮肤赘生小疣。
【小海】
定位:在肘内侧,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
功能:疏经通络,行气活血,散风清热。
主治:①肘臂疼痛。②癫痫。
【肩贞】
定位:在肩关节后下方,臂内收时,腋后纹头上1寸(指寸)
功能:舒筋利节,通络散结。
主治:①肩臂疼痛。②瘰疬,耳鸣 。
【臑俞】
定位:在肩部,当腋后纹头直上,肩胛冈下缘凹陷中
功能:舒筋利节,通络散结,散寒祛风。
主治:①肩臂疼痛。②瘰疬。
【天宗】
定位:在肩胛部,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,与第四胸椎相平
功能:舒筋活络,行气宽胸。
主治:①肩胛疼痛。②气喘。③乳痈。
【秉风】
定位:在肩胛部,冈上窝中央,天宗直上,举臂有凹陷处
功能:舒筋活络
主治:肩胛疼痛,上肢痠麻。
【曲垣】
定位:在肩胛部,冈上窝内侧端,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
功能:舒筋活络
主治:肩胛疼痛。
【肩外俞】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3寸
功能:舒筋活络
主治:肩背疼痛,颈项强急。
【肩中俞】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七颈椎棘突下,旁开2寸
功能:宣肺解表,疏经活络
主治:①咳嗽,气喘,咳血。②肩背疼痛。
【天窗】
定位:在颈外侧部,胸锁乳突肌的后缘,扶突后,与喉结相平
功能:疏风清热
主治:①咽喉肿痛,暴喑,颈项强痛。②耳鸣,耳聋。
【天容】
定位:在颈外侧部,当下颌角的后方,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
功能:疏风清热,利咽消肿,宽胸解郁。
主治:耳鸣,耳聋,咽喉肿痛,颈项肿痛。
【颧髎】
定位:在面部,当目外眦直下,颧骨下缘凹陷处
功能:疏经活络,清热祛风。
主治:①口眼歪斜,眼睑(目闰)动。②牙痛,颊肿。
【听宫】
定位:在面部,耳屏前,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,张口时呈凹陷处
功能:聪耳开窍,清心宁神。
主治:①耳鸣,耳聋,聤耳。②牙痛,牙关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