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大全(二)-最全经络穴位详解之督脉28穴(上)
上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任脉的穴位分布与功能,今天就接着认识身体背面中央的督脉穴位。
督脉起于长强穴,止于龈交穴,共28穴。从下到上分别是长强、腰俞、腰阳关、命门、悬枢、脊中、中枢、筋缩、至阳、灵台、神道、身柱、陶道、大椎、哑门、风府、脑户、强间、后顶、百会、前顶、囟会、上星、神庭、素髎、水沟、兑端、龈交。
督脉被称为“阳脉之海”,督指统领所有的阳经,能督促人体的精、气、神,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。主治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生殖系统、运动系统病症,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。
督脉穴位详解
【长强穴】
定位:在尾骨端下,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。
主治:泄泻,痢疾,便秘,便血,痔疾,癫狂,脊强反折,癃淋,阴部湿痒,腰脊、尾骶部疼痛。
配穴:配二白、阴陵泉、上巨虚、三阴交:治痔疮(湿热下注型);配精官、二白、百会(灸):治脱肛、痔疮。
【腰俞穴】
定位:在骶部,当后正中线上,适对骶管裂孔。
主治:腰脊强痛,腹泻,便秘,痔疾,脱肛,便血,癫痫,淋浊,月经不调,下肢痿痹。
配穴:配膀胱俞(灸)、长强、气冲、上髎、下髎、居髎:治腰脊冷痛;配太冲:治脊强反折、抽搐。
【腰阳关穴】
定位: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腰骶疼痛,下肢痿痹,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,遗精,阳痿,便血。
配穴:补腰阳关、肾俞、次髎、泻委中:治腰脊痛、四肢厥冷、小便频数;配腰夹脊、秩边、承山、飞扬:治坐骨神经痛、腰腿痛;配膀胱俞、三阴交:治遗尿、尿频。
【命门穴】
定位: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虚损腰痛,脊强反折,遗尿,尿频,泄泻,遗精,白浊,阳痿,早泄,赤白带下,胎屡坠,五劳七伤,头晕耳鸣,癫痫,惊恐,手足逆冷。
配穴:配肾俞、太溪:治遗精、早泄、腰脊酸楚、足膝无力、遗尿、癃闭、水肿、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;配百会、筋缩、腰阳关:治破伤风抽搐。
【悬枢穴】
定位: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腰脊强痛,腹胀,腹痛,完谷不化,泄泻,痢疾。
配穴:配委中、肾俞:治腰脊强痛;配足三里、太白:治完谷不化、泄泻。
【脊中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腰脊强痛,黄疸,腹泻,痢疾,小儿疳积,痔疾,脱肛,便血,癫痫。
配穴:配足三里、中脘:治腹胀胃痛;配上巨虚、下巨虚:治腹泻痢疾;配鸠尾、大椎、丰隆:治癫痫;配肾俞、太溪:治腰膝痛;配至阳、阳陵泉、胆俞:治黄疸。
【中枢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黄疸,呕吐,腹满,胃痛,食欲不振,腰背痛。
配穴:配命门、腰眼、阳陵泉、后溪:治腰脊痛。
【筋缩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癫狂,惊痫,抽搐,脊强,背痛,胃痛,黄疸,四肢不收,筋挛拘急。
配穴:配角孙、瘛脉:治小儿惊痫、瘛疭、角弓反张;配通里:治癫痫。
【至阳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胸胁胀痛,腹痛黄疸,咳嗽气喘,腰背疼痛,脊强,身热。
配穴:配曲池、阳陵泉、脾俞:治黄疸;配天枢、大肠俞:治腹胀、肠鸣、泄泻;配内关、神门:治心悸、心痛。
【灵台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咳嗽,气喘,项强,脊痛,身热,疔疮。
配穴:配陶道、内关:治间日疟;配合谷(泻法)、委中(放血):治疔疮;配阳陵泉、支沟:治胸胁痛;配身柱、至阳:治背痛;配胆俞、阳陵泉、太冲治:黄疸。
【神道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心痛,惊悸,怔忡,失眠健忘,中风不语,癫痫,腰脊强,肩背痛,咳嗽,气喘。
配穴:配关元:治身热头痛;配神门:治健忘惊悸;配百会、三阴交:治失眠健忘、小儿惊风、痫症。
【身柱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身热头痛,咳嗽,气喘,惊厥,癫狂痫证,腰脊强痛,疔疮发背。
配穴:配水沟、内关、丰隆、心俞:治癫狂痫;配风池、合谷、大椎:治肺热、咳嗽。
【陶道穴】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头痛项强,恶寒发热,咳嗽,气喘,骨蒸潮热,胸痛,脊背痠痛,疟疾,癫狂,角弓反张。
配穴:配丰隆、水沟、神门、心俞:治癫狂痫;配大椎、间使、后溪:治疟疾;配合谷、曲池、风池:治外感病;配肾俞、腰阳关、委中:治胸背痛。
【大椎穴】
定位:在后正中线上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治:热病,疟疾,咳嗽,喘逆,骨蒸潮热,项强,肩背痛,腰脊强,角弓反张,小儿惊风,癫狂痫证,五劳虚损,七伤乏力,中暑,霍乱,呕吐,黄疸,风疹。
配穴:配肺俞:治虚损、盗汗、劳热;配间使、乳根:治脾虚发疟;配足三里、命门:提高机体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