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湿热泻刮痧 寒湿泻艾灸

2021-03-10 10:40:54 admin 13

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  郭喜军


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湿盛则濡泻”“春伤于风,夏生飧泻”,指出风、寒、湿、热均可致泻,因此同样是泄泻,寒湿与湿热有着本质的区别,治疗方式也大相径庭。


针对湿热泻,临床上通常采用刮痧的方法,使湿热之邪尽除,施治部位多为膀胱经背俞穴,因其面积较大,操作方便。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,需要配备一个刮痧板和刮痧油,选用刮痧板的粗边,涂上刮痧油,五指紧握,手心顶住刮痧板,沿着脊椎旁开1.5~3寸的位置从上至下缓慢刮拭,用力一定要均匀,切不可为了迅速出痧而乱了顺序,刮拭15~20次后改刮肩胛部位,沿着肩胛缝的方向从上向下刮拭即可。


刮痧完成后注意保暖,切勿着水受寒,并饮用温水200毫升,待痧消退后方可洗澡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:拔罐的时间不可太长,15分钟即可,如若因操作时间太长出现皮肤溃烂,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。


针对寒湿内盛之泄泻或腹痛,可用隔姜灸的方式,选穴为神阙、天枢、中脘、大横、关元、气海等腹部穴位,远端配合足三里、丰隆、三阴交等穴,在穴位上覆盖约1厘米厚的姜片(姜片上扎满小洞,这样导热性更好),每穴灸15~20分钟即可,该方法不仅对寒湿内盛之泄泻效果显著,对于寒邪侵犯引起的腹痛、胃脘痛、痹症等疾病也有一定作用。


文章来源:健康时报
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