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【艾灸治百病】脂肪肝篇017

2021-03-08 09:28:33 admin 10

脂肪肝,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。轻度者多无症状,仅容易疲劳,其病多余体检时偶然发现。中、重度者可有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或右上腹隐痛等表现。灸法可以改善肝脏脂肪的浸润程度,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有较好的作用,尤其适用于轻、中度脂肪肝患者。

(1)肝俞穴

取穴方法:仰卧位或端坐位,先找到背部取穴标志:两肩胛骨下缘连接中点—第7胸椎,再向下数至第9胸椎,根据骨度分寸法,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,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.5寸处为肝俞穴所在。

操作方法:先用回旋灸法,至热感明显时改用温和灸。

施灸时间:灸10分钟左右,至局部皮肤潮红。

穴位功效:疏肝利胆,理气明目。

(2)章门穴

取穴方法:该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,当第11肋游离端得下方。可采用简易取穴法:把一只手向上手心贴在脸上,下边肘尖的部位就是掌门穴大概的位置。

操作方法:先用回旋灸法,至热感明显时改用温和灸,艾条燃着端距皮肤2-3厘米。

施灸时间:灸10-20分钟。

穴位功效:健脾和胃,疏肝理气。

(3)中脘穴

取穴方法:位于人体的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。

操作方法:采取隔姜艾炷灸。将鲜姜切成大小及厚度如一元硬币,用针扎一些小孔。

用中等大小的艾炷放在姜片中心,点燃艾炷施灸。以患者艾灸部位感温热、微红为度。

施灸时间:每日1次,每次约20分钟。

穴位功效:健脾和胃,温中化浊。
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